第7章 谣言批发商(1 / 1)

朱雀大街的告示栏前,老五澹台铢踮着脚往墙上贴最后一张黄纸。晨露打湿的墙面滑溜溜的,像抹了层油,让浆糊怎么也粘不牢,黄纸边缘老是翘起来,像只倔强的小翅膀。小团子急得鼻尖冒汗,晶莹的汗珠顺着鼻尖往下滑,眼看就要滴到黄纸上,他索性伸出粉嫩的小舌头,“吧唧“舔了舔黄纸背面,舌尖尝到点墨汁的涩味,然后“啪“地一声拍在墙上。这下可好,不仅把告示贴得牢牢的,还给自己添了满脸墨渍,额头上一道黑,脸颊两边各一块,活像只偷吃芝麻糊的花猫,那双圆溜溜的葡萄眼眨巴着,更显滑稽。他还得意地往后退了两步,歪着脑袋欣赏自己的杰作,小辫子上的红头绳随着动作晃悠,像只跳跃的小火苗。

“惊!太子当街昏厥实为天罚!“

“东宫德行有亏,紫微星暗淡三刻!“

“瑞王府嫡孙夜观天象,见荧惑守心......“

三张黄纸在晨风中轻轻摇曳,像三只振翅欲飞的黄蝴蝶,墨迹新鲜得能闻到松烟香,还带着淡淡的墨汁湿润气息。第一张画着太子打喷嚏的夸张漫画,那鼻涕泡画得比拳头还大,大得能罩住半个皇城,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“天公发怒“四个字,笔画东倒西歪,一看就是小孩子的手笔;第二张配了幅歪歪扭扭的星象图,紫微星的位置被朱砂狠狠点了个大红叉,像被人用针扎了似的,周围的星星画得像小蝌蚪,胡乱散布在纸上;最绝的是第三张,居然盖着个伪造的钦天监观测印——这印是老四澹台鹊用萝卜刻的,边缘还沾着半片萝卜皮,蔫蔫的,一看就不是正经印章,印泥是用胭脂调的,红得有些俗气。

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,像闻到蜜的蚂蚁,黑压压一片,把告示栏围得水泄不通,连路过的挑夫都放下担子凑过来瞧热闹。有个卖炊饼的汉子刚挤进来,肩上还搭着擦汗的毛巾,看到告示上的内容,吓得倒吸一口凉气,“嘶“的一声,手里刚出炉的炊饼“啪嗒“掉在地上,滚烫的饼子在青石板上滚了两圈,沾了层灰,芝麻撒了一地,他却浑然不觉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告示,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;两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挤在人群里,手里还拎着刚买的胭脂水粉,手捂着嘴,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,眼睛却亮得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,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其中一个还悄悄拽了拽同伴的袖子,指着漫画上的鼻涕泡偷笑;最绝的是个穿绸缎的老爷,他挺着圆滚滚的肚子,捋着山羊胡,边看告示边掐着指头算卦,眉头皱得像个疙瘩,突然“哎呀“一声大叫,手里的翡翠扳指都吓掉了,那玉扳指在地上弹了两下,滚到一个乞丐脚边,乞丐赶紧捂住嘴,生怕笑出声,偷偷把扳指往怀里塞了塞,又装作若无其事地看着告示。

老五满意地拍拍小手,手上的墨渍又蹭到了衣服上,他那件打了补丁的短褂更显花里胡哨,他却毫不在意,从腰间摸出个锦囊晃了晃,锦囊上绣着“辟邪“二字,针脚歪得像是蜈蚣爬出来的,东倒西歪,线还松了好几处。里面装着厚厚一叠黄符纸:“辟邪喷嚏符,三钱银子一张,贴上可保家宅平安——哎哟!“

后脑勺突然挨了个爆栗,疼得他“嗷“地叫了一声,捂着后脑勺委屈地回头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老三澹台墨不知何时挤到前排,他穿着件青布长衫,袖口磨得有些发白,上面还沾着晨读时蹭的墨汁,像开了几朵墨色的小花,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着,显得文质彬彬。他皱着眉头端详告示,活像个挑剔的教书先生,眼神里满是嫌弃:“'德行有亏'太直白,没点文采;'紫微星暗淡'不够文雅,得改改......“说着抢过老五手里的毛笔,那毛笔杆都有些开裂了,他在空白处龙飞凤舞地批改起来,笔尖在纸上划过,发出“沙沙“的声响,墨点子溅了老五一脸,把他那张花猫脸弄得更花了,老五气鼓鼓地瞪着他,却不敢作声。

不过半盏茶功夫,那些粗鄙的谣言告示就变成了骈四俪六的《东宫异象赋》。什么“喷嚏震殿宇,实乃苍天示警“,什么“泪痣泛赤,应验钦天监预言“,辞藻华丽,读起来还挺顺口,对仗也颇为工整。末尾还煞有介事地盖了个伪造的礼部勘合印——印泥是用朱砂混着老四特制的药水调的,红彤彤的,遇热会浮现出暗纹,像藏着什么秘密,那暗纹是个小小的鹊鸟图案,是老四的标记。

“老三,“老五拽了拽哥哥的袖子,小脸上写满困惑,眼睛瞪得圆圆的,像两颗黑葡萄,“你写这么文绉绉的,老百姓看得懂吗?他们连字都认不全呢,刚才还有个大婶问我'荧惑守心'是啥好吃的。“

“笨!“老三敲了敲他的脑门,力道不大,却震得老五发髻上的小铃铛“叮铃叮铃“作响,那铃铛是用铜片做的,声音有些发哑,“就是要他们看不懂才显得高深!越玄乎传得越快!“说着又从袖中抖出本《谣言传播学》,书页都卷了边,边角还有些破损,显然是经常翻看,书皮上还贴着个小纸条,写着“老四借走勿动“。他翻到折角的那页指给弟弟看:“瞧见没?'晦涩难懂的预言往往传播更广',这可是前朝南宫太医局的研究成果,错不了的......你看这上面还有批注呢,是爹当年写的。“

果然,不到晌午,整个京城都在传太子被天谴的消息,像长了翅膀似的,飞遍了大街小巷,连深宅大院里的夫人小姐们都在茶会上偷偷议论。茶楼里的说书人唾沫横飞,把醒木拍得“啪啪“响,添油加醋地把太子三岁时掏鸟窝摔跤说成“幼年便显灾兆,上天早有警示“,还说自己亲眼所见,当时天上飘过一朵黑云彩,形状像个骷髅头;绸缎庄的老板娘坐在柜台后,算盘打得噼啪响,对着来买布的客人信誓旦旦,声称自己亲眼看见东宫屋顶冒黑烟,“那黑烟滚滚的,像条黑龙,盘旋了好一阵子才散去,吓人得很,我家二丫头当时吓得直哭“;连街头算命的瞎子都突然“开天眼“,拄着拐杖在街上游走,嚷嚷着要给人算“避太子煞“的良辰吉日,他那只瞎了的眼睛上蒙着块黑布,另一只眼睛却滴溜溜转,生意居然还挺红火,赚了不少铜板,口袋鼓鼓囊囊的。

更妙的是,老五的“辟邪喷嚏符“卖到脱销,小摊前排起了长队,比买糖葫芦的人还多,队伍从街角一直排到巷尾,像条长龙。他的小摊就是个破木板架在两个石头上,上面铺着块脏兮兮的蓝布,符纸叠得整整齐齐放在上面。其实那符咒不过是太子画像背面撒了层花椒粉,画像上的太子被画得歪鼻子斜眼,十分滑稽,谁要是不信邪凑近闻,保管打个惊天动地的喷嚏。有个愣头青衙役不信这个邪,穿着身不太合身的官服,当着满街人的面,大摇大摆地把符纸凑到鼻尖——结果“阿嚏““阿嚏“连打七个喷嚏,最后一个力道之大,直接把官帽喷进了旁边的馄饨锅里,那馄饨锅冒着热气,官帽掉进锅里,溅起的汤水滴到了摊主的脸上,引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,前仰后合,那衙役红着脸,像煮熟的虾子,捞起沾满馄饨汤和葱花的官帽,灰溜溜地跑了,边跑还边打喷嚏。

瑞王府书房里,雕梁画栋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。管家捧着刚买来的“符咒“,手抖得像筛糠,直哆嗦,他那件体面的绸缎袍子因为紧张而皱巴巴的。窗外的石榴花开得正艳,红得像火,一簇簇挂满枝头,却衬得他脸色愈发惨白:“王爷,这、这画像上的笔迹......跟太子殿下的一模一样啊!连那个小弯钩都分毫不差!“

瑞王坐在太师椅上,手里把玩着两颗油光锃亮的核桃,眯眼细看,眉头越皱越紧,突然“啪“地一拍案而起,黄花梨案几上的茶盏被震得跳起来,泼出的茶水晕开了画像角落的“烬“字小印——那笔锋转折处的瑕疵都一模一样,正是太子批奏折时的习惯,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的小细节,居然被模仿得丝毫不差!更可怕的是,印文在茶水浸润下竟浮现出暗纹,细看正是瑞王府的密记,那是他自以为只有心腹才知道的标记,是用特殊手法绣上去的。

“好个澹台烬,竟用苦肉计引本王入彀!“他狞笑着揉碎画像,碎纸屑从指缝间簌簌落下,像撒了一地雪花,“传令下去,就说太子私制符咒敛财,有违祖制,伤风败俗!让御使们参他一本,我看他这次怎么翻身!“说罢,他突然“阿嚏“打了个喷嚏,震得腰间的玉佩“叮当“乱响,那玉佩是上好的和田玉,雕刻着复杂的花纹,不知是不是被那符咒的气息影响了,他揉了揉鼻子,眼神里满是狠戾。

东宫此刻乱成一团,像个被捅了的马蜂窝。侍卫们穿着整齐的铠甲,像没头苍蝇似的跑来跑去,脚步声“噔噔噔“响个不停,甲胄碰撞发出“哐当“的声响;有个小太监慌不择路,怀里抱着一堆奏折,一头撞在廊柱上,“哎哟“一声,怀里的奏折撒了一地——最上面那本赫然是《请废太子疏》,封皮都摔皱了,他吓得赶紧趴在地上捡,手忙脚乱的;还有个宫女端着茶水,被匆忙跑过的侍卫撞了个趔趄,茶水洒了一地,烫得她直跺脚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却不敢哭出声,怕冲撞了殿下。

“殿下!西市出现仿造的东宫令牌!“暗卫统领单膝跪地,声音里带着急意,他穿着身黑色劲装,动作利落,手里捧着的令牌竟与真品分毫不差,金光闪闪,上面雕刻着精致的龙纹,只是背面多了行歪歪扭扭的小字:“本令牌可换麦芽糖一块“,一看就是小孩子的恶作剧,那字迹稚嫩,还带着点墨水晕开的痕迹。

“报——太学生联名上书要求殿下自省!“文书郎气喘吁吁地跑来,额头上全是汗,用袖子擦了擦,手里的卷轴展开足有三丈长,像条长蛇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,末尾按着上百个血手印——仔细一看,印泥里还掺着朱砂和蜂蜜,甜丝丝的,引得几只蜜蜂绕着卷轴嗡嗡转,把文书郎急得直挥手,生怕蜜蜂蛰到奏折。

“不好了!钦天监正跪在宫门外说要观星,还说、还说要为殿下祈福消灾......“小太监的话音未落,自己先“阿嚏“打了个喷嚏,鼻涕都快喷出来了。这下可好,殿内像是被传染了似的,此起彼伏的“阿嚏“声像放鞭炮似的,响成一片。有个年迈的学士打喷嚏太用力,甚至把假牙都喷了出来,在空中划了个弧线,落在旁边太监的帽子上,那太监吓得一哆嗦,赶紧把假牙取下来,用袖子擦了擦,还给学士,引得众人一阵憋笑,又不敢笑出声,肩膀都在偷偷发抖,场面十分滑稽。

太子坐在龙椅上,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,眉头紧锁,目光落在案头那叠“辟邪符“上。方才他不过轻轻一嗅,就连打五个喷嚏,现在鼻尖还红得像抹了胭脂,又痒又难受,忍不住想用手去挠。最可气的是每张符背面都印着句话:

“诚心供奉,可免天罚。“

落款赫然是——

“澹台氏五门提督“

“五、门、提、督?“太子一字一顿地念出来,气得差点笑出声,这五个小崽子,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。好得很,那五个小混蛋胆大包天,连官职都给自己封好了!他随手翻开旁边的《职官志》,那本书是用宣纸装订的,纸页已经有些发黄,果然在夹页里找到张涂鸦:五个圆头圆脑的小人穿着不合身的官服,袖子长到拖地上,鞋子也大得像船,最矮的那个头顶还歪戴着乌纱帽,帽翅一个高一个低,滑稽极了,旁边还用小字写着“我们是大官“。

正欲发作,忽见符纸边缘有个针眼大的小孔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,像是被针扎过。太子眯起眼,对着烛光细看——孔洞排列得整整齐齐,竟是南宫太医局专用的密码!这手法他太熟悉了,七年前江南堤坝上,那个神秘女子送来的密信就是这般样式,当时还帮了他大忙。他指尖轻颤着译出密码,纸上只有三个字:

“地窖有诈“

是夜,临江府地窖。

月色朦胧,像层薄纱笼罩着大地,洒在冰冷的地窖门口,地面上的石子都看得清清楚楚。瑞王府的死士穿着夜行衣,动作敏捷地撬开铜锁,铜锁发出“咔哒“一声轻响,就在锁开的瞬间,十七口箱子“啪“地同时弹开——

“阿嚏!“

“阿嚏!!“

“阿嚏——!!!“

漫天花椒粉混着老四特制的“笑癫粉“,像烟雾弹似的炸开,白色的粉末弥漫在空气中,把二十个精锐呛得又打喷嚏又狂笑,眼泪直流,根本停不下来。有个倒霉蛋笑得太过火,脸上的面具都掉了下来,露出满脸的大胡子——竟是朝廷通缉多年的江洋大盗,官府悬赏五千两白银捉拿他,这下可好,不打自招!更绝的是,箱底的机关“咔咔“转动,展开的条幅足有三丈长,红底黑字,十分醒目,上书:

“多谢王爷帮忙试药,新配方喷嚏粉八折优惠!“

落款画着五个手拉手的小人,最矮的那个脑袋上还顶着个铜钱图案,一看就是老五的手笔,那铜钱画得圆滚滚的,中间的方孔都歪了。角落里还附了行小字:“购买十斤送瑞王贪污账本复印件,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,概不赊账“。

翌日早朝,金銮殿庄严肃穆,文武百官穿着整齐的朝服,分列两侧。御史大夫正了正衣冠,清了清嗓子,刚要出列参奏太子“失德“,忽见殿外飘来数十盏孔明灯。晨曦中,这些灯笼像一串发光的糖葫芦,慢悠悠地晃进大殿,把庄严的朝堂照得亮堂堂的,灯烛的光芒在柱子上投下晃动的影子。每盏灯下垂着布条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:

“瑞王私吞漕银证据之一:某年某月某日,取白银五千两“

“证据之二:某年某月某日,挪用粮草若干“

“证据之三:某年某月某日,收受贿赂黄金百两“

......

最绝的是第十七盏灯,吊着的竟是半块绣帕,帕角的朱雀纹在朝阳下清晰可见,红线绣得精致,与太子之前见到的那半块正好能对上,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图案。太子看着突然哑火的满朝文武,一个个张着嘴说不出话来,脸色青白交加,他慢条斯理地从袖中掏出个荷包——正是那日老五落下的那个,上面绣着歪歪扭扭的图案,现在装满了改良版“辟邪符“,据说威力更胜从前,还加了些让人发痒的药材。

“诸位要不要试试?“

“保证——“

话未说完,不知是谁先打了个喷嚏,紧接着,“阿嚏““阿嚏“声此起彼伏,满朝朱紫一起打喷嚏的场面,着实壮观。有个年迈的尚书连假发都喷飞了,那假发是用黑色丝线做的,在空中飘了飘,正巧挂在殿外的孔明灯上,晃晃悠悠地飘向瑞王府方向,像个黑色的小风筝。太子望着这一幕,突然觉得鼻尖发痒——这回可不是胡椒粉,而是忍笑忍的,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,露出了难得的笑容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,这五个小家伙,倒还有些用处。

最新小说: 侯门夫人通古今,各大佬疯狂求娶 淘来一座城池 他的山河她的人间 重生归来:长公主的江山谋 一路花开 穿到十年后,白月光被反派排队亲 御兽从契约一条龙开始 穿书七零:军医娇妻飒爆了 灾年流放,福宝逆天改命全家团宠 TOP行程大聚焦